JB/T 15095-2025技术规范解读,针对水质自动分析仪,提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新标准,旨在提高水质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的高度重视,水质监测成为确保民众饮水安全的关键环节,为了提升水质监测的精确度和效率,我国在2025年正式发布了《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规范》(JB/T 15095-2025),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中关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检测方法的相关内容。
菌落总数检测
菌落总数是衡量水质卫生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它能够直接反映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在JB/T 15095-2025规范中,对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检测原理
菌落总数检测采用酶底物法,该方法通过测定微生物对特定酶底物的分解作用,从而计算出菌落总数,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显著优势。
检测步骤
- 样品采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均质等。
- 酶底物添加:向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酶底物,使其与微生物接触。
- 培养: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水样一定时间。
- 菌落计数:观察培养皿中的菌落,根据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进行计数。
- 结果计算:根据菌落数和稀释倍数,计算出菌落总数。
总大肠菌群检测
总大肠菌群是一类在水体中普遍存在的、能在37℃条件下发酵乳糖产生酸和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JB/T 15095-2025规范对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检测原理
总大肠菌群检测采用乳糖发酵法,通过观察微生物在乳糖培养基上的发酵现象,以判断总大肠菌群的存在与否。
检测步骤
- 样品采集: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适当处理,如稀释、均质等。
- 乳糖培养基接种:将处理后的水样接种于乳糖培养基上。
- 培养: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一定时间。
-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发酵现象,若有,则判定为总大肠菌群阳性。
粪大肠菌群检测
粪大肠菌群是指来源于人畜的、能在37℃条件下发酵乳糖产生酸和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JB/T 15095-2025规范对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检测原理
粪大肠菌群检测同样采用乳糖发酵法,通过观察微生物在乳糖培养基上的发酵现象,以判断粪大肠菌群的存在与否。
检测步骤
- 样品采集: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适当处理,如稀释、均质等。
- 乳糖培养基接种:将处理后的水样接种于乳糖培养基上。
- 培养: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一定时间。
-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发酵现象,若有,则判定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畜及水体中,JB/T 15095-2025规范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检测原理
大肠埃希氏菌检测采用乳糖发酵法,通过观察微生物在乳糖培养基上的发酵现象,以判断大肠埃希氏菌的存在与否。
检测步骤
- 样品采集:按照规范要求采集水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适当处理,如稀释、均质等。
- 乳糖培养基接种:将处理后的水样接种于乳糖培养基上。
- 培养: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一定时间。
-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发酵现象,若有,则判定为大肠埃希氏菌阳性。
《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规范》(JB/T 15095-2025)的发布,为我国水质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标准,该规范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及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