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826-2022 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柿树产业品质,通过规范篱形栽培技术,促进柿树产业高质量发展。
柿树,学名Diospyros kaki,亦被称为柿子,是我国独有的经济果树之一,兼具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柿树产业亦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为了规范柿树篱形栽培技术,提升柿树的产量与品质,推动柿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正式颁布了《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DB42/T 1826-2022),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柿树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柿树篱形栽培的全过程,涵盖了选址、品种挑选、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关键环节。
栽植技术
(1)选址: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柿树篱形栽培。
(2)品种选择:需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特点,挑选适宜的柿树品种,例如红柿、红柿子、红柿饼等。
(3)栽植时间:最佳栽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4)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
(5)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挖穴规格为60cm×60cm×60cm,栽植时确保根系舒展,覆土后需压实。
管理措施
(1)施肥:根据柿树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维持土壤肥力。
(2)灌溉: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适时进行灌溉,确保土壤保持适宜的湿润度。
(3)修剪:根据柿树的生长状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修剪,以保持树形美观,提升产量和品质。
(4)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
采收规范
(1)采收时间:依据柿树品种和市场需求,确定最适宜的采收时间。
(2)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操作时需轻柔,防止果实受损。
实施《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的重要意义:
-
提升柿树产量与品质:通过规范化的栽培技术,显著提高柿树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
推动柿树产业可持续发展:规范柿树篱形栽培技术,有助于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增强经济效益。
-
推广柿树种植技术:DB42/T 1826-2022《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执行,有助于推广先进的柿树种植技术,提升我国柿树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柿树篱形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柿树产量与品质、促进柿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广大柿树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为我国柿树产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