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575-2022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发布,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标志着我国饲料生产技术迈向新高度,该规范将助力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标准化生产,提升饲料质量,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产业作为其坚实后盾,其生产技术规范对于保障饲料品质、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颁布的《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DB21T 3575-2022)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规范体系日趋完善,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DB21T 3575-2022 规范概述
DB21T 3575-2022《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的技术规范,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牵头提出并负责管理,该规范对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原料要求、设备设施、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提升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品质,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优势
提高饲料利用率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通过微生物发酵,使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更易于消化吸收,从而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
降低养殖成本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可减少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改善动物生长性能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可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动物免疫力,进而改善生长性能。
减少环境污染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在发酵过程中,可降解部分有害物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原料要求
规范对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原料种类、质量要求、水分含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原料质量。
生产工艺
规范详细介绍了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接种、发酵、后处理等环节。
设备设施
规范对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所需设备设施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发酵罐、接种设备、搅拌设备等。
质量控制
规范规定了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质量指标,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以确保饲料质量。
检验方法
规范提供了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支持。
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
DB21T 3575-2022《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下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饲料生产效率和质量。
推广应用
广泛推广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完善产业链
加强饲料、养殖、加工等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绿色、高效的畜牧业产业链。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DB21T 3575-2022《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推广禽用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生产技术,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