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池老酱DB5301/T 71-2022标准发布,标志着地理标志产品新篇章的开启,该标准引领传统酿造工艺传承与创新,旨在保护和提升汤池老酱这一特色产品的品质与影响力。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酿造工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DB5301/T 71-2022《汤池老酱》正式对外发布,这不仅标志着汤池老酱这一传统地理标志产品在传承与创新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彰显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汤池老酱新标准DB5301/T 71-2022,地理标志产品传承与创新里程碑,汤池老酱新标准DB5301/T 71-2022,地理标志产品传承与创新里程碑,2022,酿造工艺,第1张

汤池老酱,源自我国安徽省黄山市汤口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酿造工艺,自明清时期起,汤池老酱便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泛赞誉,成为了黄山市乃至安徽省的一张亮丽名片。

DB5301/T 71-2022《汤池老酱》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汤池老酱的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汤池老酱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旨在确保汤池老酱的品质和特色,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汤池老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汤池老酱的一些关键信息:

原材料: 汤池老酱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优质大豆、小麦、盐和水,大豆选用当地特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小麦选用优质小麦,盐则选用无污染的井盐,所有原材料均需新鲜、无杂质,以保证汤池老酱的品质。

生产工艺: 汤池老酱的酿造工艺独特,包括原料处理、发酵、成熟、包装等环节,在发酵过程中,汤池老酱采用独特的菌种,经过长时间的自然发酵,使酱体醇厚、香气浓郁,具体生产工艺如下:

  1. 原料处理:将大豆、小麦分别磨成豆浆、面粉,加入盐搅拌均匀。
  2. 发酵: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发酵池中,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进行自然发酵。
  3. 成熟:发酵完成后,对酱体进行熟化处理,提升口感。
  4. 包装:将成熟的汤池老酱进行过滤、灭菌、灌装、封口等工序,确保酱体卫生、安全。

质量要求: DB5301/T 71-2022《汤池老酱》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对汤池老酱的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颜色、气味、口感、含水量和微生物指标等方面。

检验方法: 为确保汤池老酱的质量,该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从多个角度对汤池老酱的品质进行评估。

产业前景: DB5301/T 71-2022《汤池老酱》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发布,为汤池老酱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汤池老酱产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汤池老酱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独特的品牌效应,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汤池老酱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汤池老酱产业链的延伸,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大豆种植、面粉加工、包装材料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汤池老酱的传承与创新,将有助于弘扬优秀的酿造文化,提升我国传统酿造产业的竞争力,DB5301/T 71-2022《汤池老酱》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发布,为汤池老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汤池老酱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我国传统酿造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