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271.1-2008标准解析了塑料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的命名统一与分类基础,该标准详细规定了POM材料的命名原则、分类方法以及相关术语,旨在规范POM材料的生产、使用和交流。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塑料材料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愈发广泛,聚甲醛(POM)作为一种关键的工程塑料,凭借其卓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模塑和挤塑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B/T 22271.1-2008《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统一和分类基础》标准的出台,为聚甲醛材料的命名、分类和规格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

GB/T 22271.1-2008标准深度解析,POM塑料模塑与挤塑材料命名及分类详解,GB/T 22271.1-2008标准深度解析,POM塑料模塑与挤塑材料命名及分类详解,POM材料,命名分类,第1张

标准背景

GB/T 22271.1-2008标准由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旨在规范聚甲醛模塑和挤塑材料的命名、分类和规格,该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ISO 4710:2005《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统一和分类基础》制定。

命名统一

分类代码

GB/T 22271.1-2008标准采用四位数字的分类代码对聚甲醛材料进行命名,这四位数字分别代表材料的基础特性、加工方式、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1. 第一位数字:表示材料的基础特性,分为0至9共十个类别。
  2. 第二位数字:表示加工方式,同样分为0至9共十个类别。
  3. 第三位数字:表示物理性能,同样分为0至9共十个类别。
  4. 第四位数字:表示化学性能,同样分为0至9共十个类别。

材料名称

在分类代码的基础上,结合聚甲醛材料的特性,可形成完整的材料名称,某聚甲醛材料的分类代码为2012,则其名称为“聚甲醛(基础特性为2,加工方式为0,物理性能为1,化学性能为2)”。

分类基础

基础特性分类

GB/T 22271.1-2008标准将聚甲醛材料的基础特性分为十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的材料特性,类别1表示通用型聚甲醛,类别2表示改性聚甲醛等。

加工方式分类

加工方式分类主要针对聚甲醛材料的成型工艺,包括挤出、注射、吹塑、模压、热压、真空成型等。

物理性能分类

物理性能分类主要针对聚甲醛材料的密度、强度、硬度、冲击强度、耐热性等指标。

化学性能分类

化学性能分类主要针对聚甲醛材料的耐腐蚀性、耐溶剂性、耐老化性等指标。

标准应用

GB/T 22271.1-2008标准在聚甲醛材料的命名、分类和规格方面具有以下应用:

  1. 便于材料的生产、销售和采购。
  2. 便于材料的研发和改进。
  3. 便于材料的检验和评价。
  4. 便于材料的推广应用。

GB/T 22271.1-2008标准为聚甲醛材料的命名、分类和规格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聚甲醛材料的生产、研发和应用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应用该标准,为我国聚甲醛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仅供参考,具体应用请以GB/T 22271.1-2008标准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