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73-2022 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推出,创新底铺网养殖技术,优化缢蛏养殖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兴起,池塘缢蛏养殖逐渐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为了提升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并规范养殖技术,我国正式发布了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池塘缢蛏养殖产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针对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的规范,DB33/T 2473-2022于2022年正式发布,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场地选择、池塘建设、苗种放养、饲料投喂、病害防治以及收获与加工等,旨在提升池塘缢蛏的养殖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场地选择
规范明确指出,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场地需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光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区域,池塘面积建议在1-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1.5米。
池塘建设
池塘建设要求采用砖混结构,四周需设置防逃网,底部铺设无纺布或聚乙烯网,池塘底部应保持平整,清除杂物,以便于操作。
苗种放养
规范强调,池塘缢蛏苗种应选择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放养时间宜在春季或秋季,放养密度建议为每亩2000-3000粒。
饲料投喂
池塘缢蛏饲料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饲料投喂量需根据水温、生长阶段和缢蛏摄食情况适量调整。
病害防治
加强病害监测,发现病害及时采取措施,常用的病害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收获与加工
池塘缢蛏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可采用人工捕捞或机械捕捞,收获后的缢蛏应进行清洗、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
规范实施意义
提高池塘缢蛏养殖产量和品质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池塘缢蛏养殖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降低养殖风险
规范明确了池塘缢蛏养殖的技术要求,有助于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促进产业升级
规范的实施将推动池塘缢蛏养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DB33/T 2473-2022《池塘缢蛏底铺网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池塘缢蛏养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今后的养殖实践中,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殖,以提高养殖效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规范得到有效实施。